您好!欢迎访问华体会官网里尔赞助商官网 全国统一服务电话:400-123-4567

新闻中心

整体厨房设备解决方案
厨房设备实力生产厂家
专注各种厨具加工定制

更多厨房设备信息请致电

厨具知识

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厨具知识

魔幻!上海出现多家“俄罗斯商品馆”俄罗斯人直呼“不我不买”

时间: 2025-03-30 20:23:45 |   作者: 厨具知识

  丽水路豫园商圈一家购物中心的一楼,临街开着的一家店铺,蓝色的招牌上,一只系着红色围巾的小熊旁边写着英文Russia。这家俄罗斯商品馆目测有数百个平方,店内循环播放着俄语歌曲,一排排一人高的货架上密密麻麻摆满各色商品,香肠、饼干、巧克力……大部分商品都写有俄语或印有套娃等图案。记者在里面采访时正好碰到来旅游逛街的几位俄罗斯游客:

  “这里的俄罗斯商品,有的我见过,还有的我从来没见过。很明显,这里商品的目标受众不是俄罗斯人而是中国人,所以我不会选择在这里买商品。”

  在古北1699广场也有一家“俄罗斯商品馆”,奇怪的是,里面的肉肠、罐头、牛奶片,产地居然是黑龙江、山东、广东等地。

  身穿印着“免税商品”红色马甲的店员四处游走,向顾客推销,记者随机拿起一罐奶酪,询问店员该商品产地是否为俄罗斯,店员给出回应:是的。

  记者在店内又随机拿起一款小米粉,发现委托单位为俄罗斯的一个企业,经销商是绥芬河综合保税区内的一个企业,商品的实际产地却在山东临沂。

  记者查询12345市民服务热线,近期也有不少市民反映在宝山、杨浦、奉贤等多区都有类似的俄罗斯商品馆,货架上不仅混杂着众多国产商品,有些甚至还是三无产品。侯先生表示,他在俄罗斯商品馆买完东西之后,发现商品标签上连个厂家都没有,就投诉到12345市民热线,有关部门联系到他,组织调解,然后商家联系了他,商家承认是三无产品,向侯先生表示歉意。

  俄罗斯商品馆里卖的是国产的所谓进口商品,这听起来有点魔幻的事情就发生在眼前。上海市消保委公益律师、上海德祐律师事务所主任周有安律师说,根据我们国家有关规定法律的规定,国家对进口商品有明确的界定,这些俄罗斯商品馆里的商品到底是不是进口商品,不难判断。

  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》第21条明文规定,国家对进出口货物进行原产地的管理。

  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货物原产地条例》第3条明文规定,完全在一个国家(地区)获得的货物,以该国(地区)为原产地。

  至于那些身在店员身上写着免税商品的红马甲,更像是给顾客的一碗迷魂汤,周有安表示,保税区卖出来的产品本身就不是进口商品,产地在中国的,其实也不存在免税的概念。销售商是保税区内的,然后商家在马甲上印上‘免税产品’,这就是混为一谈了,涉嫌误导消费者。

  周有安提醒,在选购进口商品时,能要求商家提供相关证明,以确保商品的合法性和安全性,并保存好交易凭证。同时,他也认为,监管部门应该主动出击,加强监管。

  对于虚假宣传的商家,消费者是可以投诉或者向政府有关部门举报。呼吁相关的部门能够对这一现象加强监管,对于虚假的宣传、价格欺诈的商家,露头就打,来确保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。

  我们此前就关注过所谓的俄罗斯商品馆在国内很多地方冒出来,如今这股风也刮到了上海。背后的推手是什么?从装修到供货,这一模式已形成产业链。有业内人士透露,加盟俄罗斯商品馆,整体的利润率在四到六成,快的话“三个月就能回本”。说白了,这就是一场挣快钱的狂欢,卖的东西连俄罗斯人都没见过,俄文标识更是漏洞百出,可不少消费者看到有外文的包装就信以为真,尤其是老年人,不会去注意上面的小字,更搞不清保税和免税的区别,被商家灌下“迷魂汤”上当受骗。

  浏览12345市民服务热线接到的十几个相关投诉案例,涉及黄浦、徐汇、静安、宝山、杨浦等多个区,市民反映的问题清一色都是虚假宣传、三无产品,希望监管部门整治查处。那么,监管部门在干嘛呢?好几条回复都是 “未发现”“未查实”“不予立案”, 连真俄罗斯人都在吐槽的假俄罗斯商品,怎么会查不到呢?认真查了吗?不予立案的依据是什么?文中提及消费者投诉俄罗斯商品馆售卖“三无”产品,处理结果竟是组织调解,让商家联系消费者,表示歉意就完了。如此处理未免太过无力,甚至是糊弄了。

  据报道,杭州、福州、南宁等多地已对此类俄罗斯商品馆立案调查。希望上海的监管部门赶紧跟上。这样的宣传是不是合乎法律合规?商品来源正不正规?进货手续齐不齐全?买到问题产品又该找谁?对于这一连串老百姓关心的问题,尽快给出答案,该罚罚、该关关,避免更多的消费者“踩坑”。